首页 > 两性 > 正文

表达爱意的苗族“姊妹节”

来源:| 作者:| 发布时间:2015年03月25日

  我国的节日文化琳琅满目,美不胜收。在各民族的节日里,有许多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时机。在这些节日里,形成了女性独有的习俗,还有一些节日甚至是以女性主动表达爱意为主的。例如苗族的“姊妹节”,就是具有鲜明的女性为主角的节日。

  在我国贵州省黔东南的台江县和施秉县,苗族妇女喜欢过“姊妹节”,又叫姐妹饭节。关于这个节日有好几个美丽的传说,似乎比“姊妹节”本身的内容还要丰富,在此给大家介绍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。

  “姊妹节”的渊源

  相传过去苗族地区姨表亲之间的子女,都以兄妹相称,不许结亲。但是施洞地区的姨表亲之间可以结亲,原来有一对姨表兄妹相恋,女方阿姣与舅家脱离了姻亲关系,与姨表兄金丹相恋,并用篮子偷偷藏着饭给金丹吃,后来终于结成夫妻。后来,施洞地区有800个姑娘因为找不到小伙子嫁不出去,而另一个地区有800个男子打单身。老人们就想起了阿姣和金丹的故事,就用这样的方法让姑娘和小伙子找到意中人,于是就有了吃“姐妹饭”,过“姊妹节”的习俗。

  “姊妹节”历史悠久

  从民间流传的多个关于“姊妹节”起源的版本,可以看出吃“姐妹饭”的习俗异常古老,几乎可以追溯到婚姻制度刚建立的时期,也是女子婚嫁形式的反映。从这个节日我们可以看出男婚女嫁初期或女性对娘家的依恋。

  “姊妹节”的习俗

  姐妹饭是苗族姑娘以糯米制作的饭,苗语叫“戛良”,“戛”是“饭”,“良”就是“半莴良”,是一种小灌木,它有奇特的香味,据说可以驱除蚊虫叮咬,用“良花”蒸出来的米饭能够变成黄色,色美可口。节日这一天,姑娘们从家里拿来糯米,集中到一家蒸熟,然后染成五颜六色,来做客的小伙子返回时,姑娘们就用小竹篮装上五颜六色的糯米饭,赠送给小伙子。

  小伙子接过无色糯米饭欢欣鼓舞,殊不知其中还隐藏着寓意。原来糯米饭是姑娘们表达心意的象征,两个竹钩相挂表示愿意多交往;放一枚大蒜表示绝交;如果藏有阔叶或松针,则表示姑娘要绣花针答谢。过节的次日早饭后,该村的姑娘和他村的小伙子会互相对歌,他们之间用这种方式来打探对方的家世、人品、年龄以及兴趣爱好,这个时候,清静的村寨弥漫在欢畅悠扬的歌声之中。

  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属私房话健康网,未经许可,任何自然人、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全部或局部转载、仿制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