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一个咨客说到了她老公总是不能跟自己合拍,让她看着孩子,竟然自己一边打瞌睡;让他冲奶粉,竟然水温烫了宝宝嘴……总之就是,干啥啥不行。我说,你教过他吗?回答是没有;你第一次冲奶粉,就保证不会出现类似事情吗?不好说啊,咨客回答。
“如果我老公能像你一样风趣,我就不会感觉遗憾了!”女咨客给我一个冷不丁的评论这是。我说,“如果让你老公作其他让你开心,而且也是他擅长做的事情,你是不可能总遗憾的吧!”“哦,这个思路很新鲜”,女咨客说。
想起上次给学生们上课,他们总是无法给出我的答案,不过说的倒是都很有道理。我有点急说:“如果你们总说不出我心里的答案,我必须想想是不是我的提问有问题了。”学生们说,“恐怕是哦。”哈哈,我们笑作一团。
……
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框架或模板,假想别人的行为或反馈符合自己的想象。不符合的就叫不好,符合的就是好的。其实,这是在欺骗自己,我们却很难觉察到。在生活中,我们会下意识以为,我会的你一定会,我能做到得,你一定能做到。谁说的?仔细想想,自己学习做个好妈妈,是一天就会的吗,不也是从手忙搅乱,不知道孩子到了手上是抱头还是托屁股吗?为何要指责老公不会抱孩子呢。原来,是我们习惯性忘记了自己尴尬的时刻,当自己熟练后,就以为别人也应该和自己的现在同样呢。其实新手,是自己的过去,他们也要从手忙脚乱,丢三落四开始。如果你是个“严于律人,宽以待己”的人,通常就会跟身边人口角不断了!
相反,当我们的焦点若放在挑剔别人哪里做得不是时,你就忽略了人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优势。老公也许不幽默,但可以很务实;不会开玩笑,却可以用行动给你带来温暖。每次孩子睡觉露出了小脚丫,那个不会幽默的父亲,悄悄去拾起被角,轻轻盖上。我们每天睁大双眼,似乎看到了全部,但真得能入心的一定是那些被你的心筛查过后,放进来的。谁能没优点呢,可是你只让缺点统统过,又怎么能够看得见其他?
做咨询师和讲课同理。如果我的提问,总是得不到学生们的反馈。不要忙于指责,而要检视自己。难不成自己的问题让他们难以领会。是个施与受的关系,难道老师自己不该多承担点责问吗?一次咨询,咨询师若很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,却忽略了咨客的反馈,俨然咨客他已经眉头紧锁了,咨询师还是自说自话,自圆其说,滔滔不绝……你不妨讲演咨询完,问一句,刚才我说的你可以用你的语言重复吗?这样很容易检查,咨客是真愿意听并吸收了,还是不好意思喊停,被动忍受。模仿,是最不可靠的吸收。就好像谁写下我的几句话,说我听懂了。我以为这真的很难说明你听懂了。要真的懂,就用你的语言,用你的生活来举例给我。这个思路,适合我这种偶尔狂躁一下的咨询师。因为,当咨询师太满足自己表现欲望时,真的要小心。你的角色有可能变成了咨客,需要表达,需要别人接受你的观点,需要控制别人的思路,需要,需要,需要……
发现别人的优势,做个低调的人吧。你会突然发现,当自己的声音小了,你的听力就上去了,你的感觉就真实而且敏锐了。别忘记,人很笨的,在自己说的时候,根本听不懂别人想说什么…… 如果你想作个演讲咨询师,请上讲台,别去诊室!
相关阅读